船舶之声
在浩瀚的海洋中,可靠的通信是将船舶与陆地及其他船只连接起来的生命线。一个多世纪以来,总有一位关键船员负责管理这些至关重要的联系。但是,我们该如何称呼在船上操作无线电设备的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巨大变化,标志着海事技术和船上职责的一次重大演变。
本文将探讨专职“无线电操作员”的辉煌历史,解释 GMDSS 系统如何改变了这一角色,并详细说明在现代船舶的驾驶台上,究竟是谁在负责操作船用电台。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无线电操作员 (Radio Officer, R/O)。这是一个专业岗位,由一名船员担任,其唯一且全部的职责就是通信。他们通常被亲切地、普遍地称为 “Sparks” (意为“火花”),这个绰号源于早期用于发送摩尔斯电码的火花隙发射机所产生的噼啪作响的电火花。
无线电操作员是其领域的专家,拥有一套独特的技能:
精通摩尔斯电码: 能够高速收发信息。
专业技术知识: 对无线电理论、电波传播有深入的了解,并有能力在海上对重要的无线电设备进行复杂维修。
专职专责: 他们掌管着“无线电室”,这个空间通常与驾驶台隔离,是船舶所有对外通信的专属神经中枢。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在大多数远洋船舶上配备一名专职的无线电操作员仍然是强制性的安全要求。
对无线电操作员角色产生最大改变的,是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 (GMDSS) 于1999年2月1日的全面实施。GMDSS 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它标志着海事通信从手动的、基于摩尔斯电码的系统,转向了更加自动化、由卫星和数字技术整合的系统。
GMDSS 的核心理念是使通信系统变得用户友好且可靠,以便能由驾驶台的船员直接操作,而不再需要一位技术专家。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使得专职的无线电操作员岗位在大多数民用船只上变得多余。通信的职责被正式地从独立的无线电室转移到了船舶操作的核心——驾驶台。
在一个过渡时期,一些国家实施了豁免计划,允许船只在没有无线电操作员的情况下航行,将通信职责转移给驾驶台的甲板高级船员——通常是大副及其下属。这预示了新的全球标准的到来。
那么,今天船上的无线电操作员是谁呢?答案是驾驶台值班团队。无线电操作员的职责已经完全融入到船长和航行驾驶员(大副、二副、三副)的日常工作中。
然而,职责的转移伴随着对培训和认证的严格要求。根据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以及 国际电信联盟 (ITU) 的规定,甲板高级船员必须经过认证才能操作GMDSS设备。主要有两个级别的证书:
GOC (通用操作员证书): 这是更高级别的资格证书。持有GOC的船员有资格在所有GMDSS海区(A1, A2, A3, A4)操作所有GMDSS设备,包括VHF甚高频电台、MF/HF中高频电台和卫星通信系统 (Inmarsat)。SOLAS公约要求,符合其规定的船舶驾驶台上至少要有两名高级船员持有GOC。
ROC (限用操作员证书): 这是一个功能受限的证书。它通常使持有者有资格在GMDSS的A1海区(通常指离海岸电台约20-30海里范围内的海域)操作带DSC功能的VHF甚高频电台设备。其他驾驶台船员则被要求至少持有ROC证书。
GOC和ROC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所认证的设备范围和可航行的海区,这确保了船舶在执行特定航次时,始终有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
现代甲板高级船员在日常工作中会使用多种通信工具:
VHF甚高频电台: 用于与港口当局、引航员、拖轮及附近其他船只进行短距离的视线内通信。
MF/HF中高频电台: 用于超出VHF通信范围时的远程通信。
卫星通信 (Satcom): 用于全球范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手持VHF/UHF电台: 用于在系泊、货物操作或应急演习期间的船上内部通信。
他们的职责包括持续监听遇险频率、收发安全信息、协调船舶交通以及处理日常的船务通信——所有这些都与他们保障航行安全的主要角色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从在独立房间里敲击摩尔斯电码的专职 无线电操作员 (“Sparks”),到在驾驶台上管理集成GMDSS控制台的多技能 甲板高级船员,这段历程是一个技术进步的故事。所以,我们现在该如何称呼船上操作无线电设备的人呢?今天,我们称他们为船长、大副或值班驾驶员。
“Sparks”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但其职能的至关重要性依然存在。通过将无线电操作员的角色直接整合到驾驶台团队中,GMDSS确保了通信不再是一项独立的任务,而是现代航海与海事安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