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86314079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航运业减排加速赛:船用蓄电池在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航运业减排加速赛:船用蓄电池在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2025-09-10

中挪携手,绿色转型的全球样本

2024年8月1日,《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VI修订案正式生效,航运业进入史上最严格的碳排放管控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一造船国,携手挪威船级社(DNV)这一全球领先的船级社,形成了“制造力+标准力”的强强联手。双方的合作不仅体现于造船规模与认证体系的叠加,更在绿色燃料、碳捕集和数字化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协同。这种结合让航运业的绿色转型速度加快,也让“低碳航运”从愿景逐渐走向现实。


 航运业减排加速赛:船用蓄电池在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船用蓄电池:被忽视的绿色转型基石

在绿色燃料、氨能、氢能频繁被提及时,船用蓄电池常常被忽略。然而,无论船舶采用哪种替代燃料,蓄电池依然是保障运行的核心支撑。它们不仅承担着应急电源的角色,更在负荷调节、能效优化和冗余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正如DNV在其最新的《面向2050年的海事展望》中指出,节能技术与储能体系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双轮驱动”。而在现阶段的船舶设计中,酸性蓄电池依然因其成熟度高、回收体系完善而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

 

技术分析:船用酸性蓄电池的进阶之路

过去的酸性蓄电池常被认为笨重且落后,但在深循环技术、阀控式密封设计和阻燃壳体材料等创新推动下,如今的船用蓄电池在性能上已有长足进步:

 更高的深循环能力:可承受频繁充放电,满足远洋航行对长时供电的需求。

更强的环境适应性:通过抗震设计和盐雾测试,确保在极端海况下依然稳定。

更安全的防爆设计:特殊阀控与气体导流系统降低了甲板环境的风险。
这些技术优势,使得酸性蓄电池成为能源转型中“看不见但不可缺”的保障力量。

 

政策与案例:从规范到落地

政策层面的推动同样至关重要。中国船级社(CCS)与挪威船级社(DNV)均要求船舶配备满足应急与冗余的电池系统,以保障在替代燃料主机失效时的安全性。同时,《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的实施,也要求船舶使用高回收率的能源设备,这恰好契合了酸性蓄电池95%以上的回收优势。


在案例层面,欧洲一批新建甲醇动力船,已普遍搭载船用深循环酸性蓄电池,用于负荷削峰与应急保障。而在中国,部分大型船厂也开始在 LNG、甲醇双燃料船设计中,将船用蓄电池作为标配,这种趋势正成为行业共识。

 

前瞻思考:燃料革新与储能协同

未来航运业的能源转型不会是一场单一燃料的“全面替代”,而是一种多元能源的协同格局。甲醇、氨和氢将在主推进领域崭露头角,而酸性蓄电池与新型电池则将在冗余安全、应急供电和负荷管理中长期存在。换言之,船用蓄电池并不是过渡性的产物,而是航运绿色转型中不可替代的“底层安全逻辑”。


热销产品


                

                
广州华之航船务有限公司
15986314079
1628984427
广州华之航船务有限公司
广州华之航船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