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86314079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从“三峡护坝1号”到船用铅酸蓄电池:电池如何驱动航运零碳未来

从“三峡护坝1号”到船用铅酸蓄电池:电池如何驱动航运零碳未来

2025-09-05

三峡护坝1号的诞生与意义

2025年夏天,长江三峡库区的江面上出现了一艘特别的船——三峡护坝1号。这艘82米长的纯电动清漂转运船,搭载4000千瓦时的集装箱式动力电池组,正式投入使用。它不仅是库区清漂作业的“水上清道夫”,更代表着内河船舶电动化的里程碑。每年可替代柴油253吨,减少842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4.7万棵树,三峡护坝1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绿色航运”。


从“三峡护坝1号”到船用铅酸蓄电池:电池如何驱动航运零碳未来

船电分离与智能管理

这艘船的技术亮点在于“船电分离”。动力电池组像巨型“充电宝”一样,可以快速更换与升级,船舶无需停航等待充电,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电池组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液冷系统,并配备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能够实时监测电压、电流和温度,预防热失控风险。船舶电池舱还装有独立消防抑制装置,为安全提供多重保障。这些技术突破,让电池真正成为船舶的“心脏”。


船用铅酸蓄电池的角色与隐忧

如果说三峡护坝1号展示了未来,那么船用铅酸蓄电池则是航运过去几十年的“安全守护者”。作为最常见的船舶电源保障设备,船用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信号灯、应急照明、救生艇启动以及无线电设备备用电源等环节。它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工艺成熟、短时大电流性能好,几十年来保障了无数航次的安全。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能量密度低、体积大、需要定期维护的不足。更严重的是,若缺乏管理,船用铅酸蓄电池可能成为安全隐患。2019年浙江海域,一艘船因蓄电池爆炸导致船长重伤;2021年,一艘散货船因机舱铅酸蓄电池起火,引发船员弃船的严重事故。这些案例无一不在提醒人们,传统电池虽可靠,却不能掉以轻心。


从辅助能源到动力核心

政策的推动是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加快新能源船舶的研发与应用,地方政府也在财政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支持。江苏和福建的“新能源船舶行动方案”明确规划了充换电站网络建设,而中国船级社(CCS)修订的《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则提出电池必须达到IP67防护等级,并具备独立的温控与消防系统。这些要求不仅让大容量动力电池组更安全,也迫使船用铅酸蓄电池在制造与使用中更加注重安全规范。


新能源电池的未来方向

未来,船用蓄电池将与新一代动力电池形成互补关系。铅酸蓄电池依旧在应急供电、备用能源等场景不可替代,而磷酸铁锂电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则将在主动力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预见,电池技术的双轨并行,将推动航运在安全与环保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三峡护坝1号的成功实践,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


从传统的船用铅酸蓄电池,到“三峡护坝1号”的动力电池组,电池在船舶中的角色已经不再局限于“辅助能源”,而是成为驱动航运业驶向零碳未来的关键力量。


热销产品


                

                
广州华之航船务有限公司
15986314079
1628984427
广州华之航船务有限公司
广州华之航船务有限公司